昨天看了一部紀錄片「史塔茲的療癒之道」裡面提到一個概念-第一層是身體、第二層是跟他人的我們關係,第三層是認識自己。
我感覺第三層似乎是大家最陌生的。通常我們迷失在跟別人的狀態中,時常忽略了自己跟自己的關係是什麼?到底你有多認識自己,往往都是感覺模模糊糊的,甚至有時候,是從別人對你的評價、社會的眼光、以及自己錯誤的期待,去察覺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,就像戴上了七七四十九道的濾鏡一樣,最後看到的自己,連自己都不認識。
我也是走過這樣的路,現在也正在走當中
也許是職業的關係,總是要比較正經的跟大家分享各種心得跟經驗,雖然我已經覺得我算這個圈子裡比較瘋癲的人,但是離我真正的瘋癲還是有很長的距離呢(遠目)
這個比較狂熱瘋癲的個性,用在這個社會上,其實不算太好用,至少幫不了我賺錢或打造形象,況且我其實是有點責怪他的,好像浪費了很多我歲月,就算想起來無限的懷念,但是還是覺得他是有害的。這實在是克制不了,畢竟社會的眼光跟價值,我還是很在意的啊!
但是走在療癒之路上,你還是不得不面對,有時候發現自己這一面可以偷偷跑出來時,那種愉悅做自己的心情,實在是非常滿足,我也很驚訝這一面對我來說居然是怎麼重要,也許就是他幫我做梗圖、寫壞話書、看到不公平的事情,會衝出去罵人的熱血,也讓我想要學習各種有趣的事物,不會因為年紀漸長,就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到了。
想著想著,覺得這一面也是帶給我很多生命力,我怎麼可以拋棄他呢?所以現在的功課,就是如何平衡認真嚴肅的我,跟瘋癲狂熱的我,當我同時感受到他們的存在都是我的一部分時,反倒是變成了我內在的資源,我可以比較從容的看何時需要那個特質讓我使用。這讓我很驚訝,自己能夠這樣的面對自己,長期練習內在小孩跟冥想,也就是為了能夠覺察到這塊吧!
所以,分享了我的例子,也想要鼓勵大家,或許你有一個你不太喜歡的內在性格,可是他卻可能是你充滿創造力跟生命活力的一部分,不需要全部拋下,而是去認識更多的自己,更多的不同面向,一旦這些部分都能接納的話,他就會像你的武器寶庫,其實是能夠讓你更多元,在遇到難關時就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可以解決了。